建好精神家园 讲好中国故事:《最北京》摄影展凸显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

见证四季变迁的故宫角楼,记录人工雕琢的CBD天际线,早出晚归的奋斗者,飞掠屋顶的白鸽......在近日跨年举办的《最北京》摄影展上,传统与新潮在一个空间里得以奇妙共存。由青年建筑师马健强历时15年记录下的摄影作品,向观众们展示出北京这座城市的丰富内里,和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

1

马健强在摄影展现场

据主办方介绍,马健强“最北京”摄影展于2021年12月16日在北京角楼图书馆开展,持续至2022年1月15日。影展现场,光和影交织的“魔术”将观众沉浸式带入了北京的前世今生。作品《红墙》采取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将故宫的层次感剥离得明晰无虞:岁月的风雨将墙的下部剥蚀得露出了“骨头”——原始的砖块;往上延伸是后人涂抹在砖上而又走向消褪的颜色,再往上则是一层鲜红的油漆;在薄薄的雪下,依稀可见金黄色的琉璃瓦。几百年,甚至更久的人类活动都在这座墙上留下了印记。还有那幅摄于CBD的《流动的北京城》,钢筋混凝土浇筑的人类意志集合体——高楼大厦在落日下大放异彩,让人身在画框之外仍可感知北京的昼夜不息。

“像我们这种从小在皇城根儿下长大,一路追跑打闹的小丫头片子,小臭小子,就这么被这个城市呵护着,亲吻着,长成了现在这个形状。”谈及本次影展的创作初心,创作者马健强动情地说:“她包容我,溺爱我,给我们大舞台,大世界,我想向全世界展现她的美丽。”

马健强摄影作品《城市森林》

记者采访得知,马健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身上有着中共党员,建筑学硕士,东城青联常委等“标签”,他的职业是一名建筑师。这位骨子里透着阳光和正能量的“大男孩”,从中南大学建筑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北京,致力于用自身所学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来。马健强自诩为“斜杠青年”,因为他爱设计也爱摄影,更爱家乡北京。正是对家乡这种入骨的爱,让他举起了手中的相机,找寻和记录家乡的美。他期待用镜头去见证自己的图纸平地而起的时刻也期待用镜头去记录北京城的每一个瞬间。他从2006年开始拍摄《最北京》系列摄影作品,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北京成长历程。

2

马健强向观众展示作品

“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咱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祖国为无数像我一样的摄影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谈起设计和摄影,马健强眼中放光,他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绘图笔和照相机,去传播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传播心中的正能量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3

马健强讲述作品的创作理念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也是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中国的文化,国际的表达”——摄影作为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关切,生动鲜活,能够入情入理、真诚亲切地讲出中国故事,本次影展同样也是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的一个窗口。坚定文化自信、建好精神家园、讲好北京故事——马健强这位土生土长的北京青年发自肺腑的创作,彰显出文化自信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马健强摄影作品《禧瑞之光》d1605c99cd2d01c438aa4a5e4cc1b4c

马健强摄影作品《礼赞祖国》

 


环球时讯 » 建好精神家园 讲好中国故事:《最北京》摄影展凸显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