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荷兰修风车,非遗传承不分国界

IMG_256作者 | 石敬
荷兰是世界闻名的“风车之国”。
现在被视为旅游地标的风车其实曾用于粮食加工、排水造田或是木材加工等,对荷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荷兰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
荷兰人为了感念这一发展上的重要“功臣”,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末定为荷兰的“国家磨坊日”,也被称为“国家风车日”。
IMG_257

1895年,位于荷兰南荷兰省Rijswijk市 Hoorn桥附近的一座风车,图/ nationaalarchief.nl

在这个周末,荷兰的数百个风车和水车都会向公众开放,磨坊的主人也会讲解风车的历史和操作技术。
同时会开展风车集市、展览和面包烘烤示范等丰富活动,有的风车内部还改造成风车主题的博物馆,让人们充分体验风车文化的同时加深对风车的了解。
IMG_258

荷兰风车博物馆,赞瑟斯汉斯风车群,图/石敬摄

“风车日”的活动不仅旨在纪念荷兰这一古老的工业文化,增进民众对风车的关注度,也希望藉此募款,用于风车的修缮和维护。
每年的“风车日”里,这些风车都会用彩旗装扮,重新启动,迎接世界各地的游客。今年由于疫情的缘故,“风车日”的开放参观活动由线上的直播代替。

荷兰风车发展史

荷兰最早的风车出现在13世纪,由德国引进,开始的时候仅用于粮食加工如磨面,被称为研磨风车(korenmolen)。
荷兰地势低洼,许多地方甚至都比海平面还要低,使得大片的土地潮湿,田中的水位无法通过自然排放。
于是在15世纪,出现了另一种洼地风车(poldermolen) ,给低洼地区排水,或者调节田地水位,便于人们的耕种和居住。荷兰人正是利用洼地风车,在西部和北部得到了大量的土地。
IMG_259

1981年荷兰的“国家磨坊日”,图/Antonisse, Marcel/ Anefo National Archives, CC0协议

  到了16、17世纪,风车对荷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地的各种原料通过水路运往风车加工:北欧各国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木材、德国的亚麻子、印度和东南亚的肉桂和胡椒,种类丰富,应有尽有。

19世纪下半叶是荷兰风车发展的顶峰时期,那时分布在荷兰的大小风车大约有9000座之多。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风车失去了往日的作用。
如今,荷兰风车已退出历史舞台,被列为古迹。

荷兰小村里的“风车守护使者”

风车象征着荷兰的民族工业文化,鹿特丹附近的“小孩堤防风车群”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同时风车也与荷兰民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不舍得与风车就此作别,于是“风车守护使者”这一角色便应运而生。
IMG_260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荷兰“小孩堤防风车群”,图/Wikipedia/Michiel1972CC BY-SA 3.0协议

以位于荷兰南部的Oerle小村为例,这个小村有着悠久的粮食加工传统,自1300年就有一部风车,用于碾磨谷物,供周围村庄的居民们使用。
古老的风车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随风转动,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村庄的变迁,也成为了Oerle小村的标志。
IMG_261

Oerle小村的Sint Jan风车,图/石敬摄

1932年,风车被当地现代化的磨面工厂所取代,风车也因此被拆除。
村里的居民们一直不忘风车在历史上给祖辈们带来的帮助,也为了使这一传统技艺和文化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亡,在1987年,村里重新建造了一座风车,取名Sint Jan。
风车磨床的主体部分和八角形的石块结构分别来自于原先Leezen和Vught被废弃的风车,其余部分为后来搭建。在1991年的“国家风车日”,Oerle小村风车竣工并开始试运行。

直到现在,Sint Jan风车依然保持着一周两次的日常运行,磨出的新鲜“风车面”供当地村民购买,收入则全数用于风车的修缮。
风车的运行和磨面工作都由一位20岁的荷兰年轻志愿者Jop完成,他生活在Oerle小村,从小就跟随“师傅”在风车里帮忙,近年来“师傅”年事已高,而Jop也完成了为期两年的“风车匠”培训,正式成为了Sint Jan的接班人。正是这样的传承,使得这一古老的风车技艺在现代化的今天得以延续。

IMG_262

20岁的志愿者Jop在磨面,图/石敬摄

全民投身风车保护

事实上,不仅是社区个人,为了使风车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荷兰全国上下,从政府和王室,到行业协会,都积极参与到了风车的保护中。

在荷兰,风车很大一部分都是私有的,一般与相邻的房产合并出售。然而,属于国家标志和历史文物的风车在修缮和维护上的成本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荷兰政府每年出资专款2000万欧元,用于风车的保护工作,风车的拥有者可以通过荷兰文化遗产局提交申请,最高可以获得连续六年,每年一万欧元的补助。
省政府、各地的市政府以及各种协会也会提供不同类型的补贴,用于风车的维护工作。此外,风车的主人也可以自筹资金,通过出租房舍、商品销售等方式来获得资金,前述Oerle小村Sint Jan风车的“盈利反哺”模式就是一个例子。
IMG_263

Sint Jan风车内部的磨床,图/石敬摄

成立于1923年的“荷兰磨坊协会”是一家致力于风车和水车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的慈善机构,荷兰前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是该协会的赞助人,在很多有关风车的重要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作为荷兰每年“风车日”活动的组织方,“荷兰磨坊协会”还积极在民间开展其他有关荷兰风车的宣传活动,通过建立网站、出版书籍、编写儿童刊物来让民众更好地了解风车的多种用途。
在风车技术方面,他们也是顶尖的专家,为风车维护,风车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合理布局等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为了风车技艺的持续传承,寻找、培养和考核像Jop 一样的“风车匠”(molenaar)也是一项十分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这些匠人不单单要懂得如何运行风车,还要一定程度地学会如何修缮风车。
目前在荷兰约有“风车匠”1200余人,其中大部分都属于志愿者性质,也有约400人将运行修缮传统风车作为自己的全职工作。
IMG_264

正在修缮中的De Traanroeier风车,图/石敬摄

在荷兰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现总共有约1050座风车,500座水车得以保留。
从历史的光鲜逐渐褪去,这些陪伴荷兰人抗争自然的文化“见证者”仍然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维护,将这份传统工业的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作者 | 石敬
博士,环境技术咨询师,自由撰稿人,旅居德国、荷兰。


环球时讯 » 他在荷兰修风车,非遗传承不分国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