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是港口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文|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 吴鹏

引言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而作为交通运输枢纽的港口企业如何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借助数字化技术有效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并实现业务增长是很多港口企业正在思考的问题。

如何理解港口企业数字化转型

1.数字化转型是提升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我国港口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痛点,如港口管理水平与业务发展速度不平衡,落后的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人员分工等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发展所需的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区域港口整合大潮启动,“一省一港一主体”的目标逐渐清晰,通过数字化手段助力港口集团化管理,优化管控体系,实现数据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的融合。

2.数字化转型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引领发展,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加速推动“硬件”日益标准化和“软件”日益个性化,更能够引领生产方式和产业机构的变革。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不断与港口实际业务碰撞出了各种应用场景,如基于5G连接的自动岸桥吊车的控制操作、无人集卡、无人理货、智能泊位调度等场景。这些场景无疑大大优化了生产方式,提高组织效率。

3.数字化转型是延申产业链条的重要举措。

港口已经从单纯的规模竞争转变为综合服务水平的竞争,其对于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供应链全链路中,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贯穿始终,若要延申产业链条,第一部便是打通各环节中的数据与应用孤岛,协同客户与众多供应商,提供供应链一条龙服务。

实现港口全方位的数字化

数据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也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要素。港口的数字化注定是全方位的数字化,涵盖生产、设备、管理等各个环节。在笔者看来,港口的数字化可大致划分为设备管理数字化、生产管理数字化以及经营管理数字化三部分,各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组成数字化港口。

图1 数据要素驱动作用

设备管理数字化

面临痛点

随着港口各类生产设备的数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存在于设备中的海量数据未被有效开发利用,港口的设备管理模式依旧处在传统的事后维修、人员手工编制台账。由于涉及到大量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工作效率低,管理时效性差,无法充分发挥设备应有的效益。因此如何高效对设备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以及优化设备配置,是不少港口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建设目标

加强港口设备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工作,规范现场巡检及维修保养工作计划,对港口各类设备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通过设备管理模块的构建,将日常线下中的数据工作线上化,并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掌控全局设备动态,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解决方案

从流程上看,设备管理数字化需涵盖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维修管理、设备的安全管理、设备的备件管理及设备状态监测全生命周期,规范了港口企业设备资产生命周期管理。从功能上看,设备管理数字化应具有设备台账、日常例检点检、保养维修等基础功能外,还能在既有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做数据支撑。

效果示例

以日常巡检为例,员工通过手机端进行点检、报修,作为数据的输入端。利用设备二维码以及定位等手段,加快员工巡检效率得同时也从技术层面保证巡检作业的规范。而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设备状态实时看板”清晰直观的看到每台设备当前的状态,包含设备排班、状态、能耗等信息,对港口设备的综合高效管理提供保障,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图2 设备管理数字化

生产管理数字化

面临痛点

港口的生产管理数字化不同于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即便不同港口之间信息化基础差距较大,甚至同一集团内信息化系统建设也千差万别,但对于港口企业的生产管理,无论是作业策划、生产服务还是绩效管理,都有着相近的管理需求。这些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与流转,而数据又分处不同模块,导致数据的提取、汇总、统计分析耗费大量时间,效率低下。

建设目标

国务院国资委在《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按照场景驱动、快速示范的原则,加强智能现场建设,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规模化集成应用,实现作业现场全要素、全过程自动感知、实时分析和自适应优化决策,提高生产质量、效率和资产运营水平,赋能企业提质增效。

而生产管理数字化的目标就是将港口码头生产管理业务流程中的所有要素转变为数字语言,把各个生产管理系统产生的业务数据、人员手工补录的线下数据以及交换来的外部数据进行融合,再利用技术手段将这些工作实现自动化,以更加快速、准确、形象的数据助力企业改善业务,优化管理。

解决方案

将生产业务中分散在各地的数据集成在一起,打通内外部数据、线上线下数据之间的壁垒,以管理诉求点出发提炼生产管理中的核心数据指标,以全局视角监控各业务流程中的异常数据,以多层级数据分析定位出问题的最小单元并下放压力,以数据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效果示例

以生产运营KPI管理场景为例,数字化将生产部门管理层从海量数据中解放出来,无须统计或查阅各种传统生产报表,即可对生产情况做出实时跟踪管理。各作业板块如有异常情况可自动预警,减轻管理压力的同时也使得生产管理过程更加精细化。

图3 生产运营监管数字化

经营管理数字化

面临痛点

港口的区域化整合无疑是对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统一集中管理上的一些难题。整合后的港口集团资产规模庞大、分子公司数量众多、业务种类繁杂,纵向层级逐渐增加,横向职能孤岛化严重,管理难度也随着上升。

建设目标

聚焦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核心诉求是加强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互联,减少内部管理中重复沟通、重复建设的成本。搭建统一数字管理共享平台,为各级单位和部门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服务。

解决方案

自上而下加强统筹协调,从商务、生产、财务等板块数据入手,首先梳理出企业内部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框架下,结合企业管理人员需求,选取相关指标并结合不同维度考察分析。通过组织权限的设计可满足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数据管理需求,也保障了数据的安全。

效果示例

以集团综合管理为例,集团层级领导可快速通过管理驾驶舱了解集团整体经营数据,可涵盖集团总览、生产分析、财务管理等模块的核心数据,每一模块都可跳转更细层次的分析,如在分析集装箱箱量时,可从进出口、内外贸、货类等维度进行分析。各子公司可查看对应权限数据的分析结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管理经验的共享。

图4 企业经营管理驾驶舱

结语

港口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各大港口顺应港口发展新趋势,不断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数字化在港口经营决策、生产运营、安全监管的融合应用。实践证明,数字化将为港口企业实现全方位赋能,创造更高的效率,让未来港口更加透明、高效、绿色、安全,促进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

 


环球时讯 » 数字化是港口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